欧洲安全焦虑“泡沫”从何而来 地缘政治与内部因素共推

2025-09-16 HaiPress

当地时间1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派出3架“阵风”战斗机,与北约盟友共同保卫波兰领空。他表示:“欧洲大陆的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不会屈服于俄罗斯日益增多的恐吓。”此前,北约秘书长吕特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俄罗斯和中国正投入巨资扩充和现代化其军队,这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安全焦虑。

近年来,欧洲的安全焦虑主要源于东欧方向。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的不安全感达到了几十年来的最高点。随后,美国政府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逆转,公开批评欧洲并威胁撤销对欧安全保护承诺,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强了欧洲的不安全感。尽管这些事件确实让欧洲面临安全挑战,但欧洲内部的安全焦虑也部分源于其自身的想法和做法。

俄罗斯的乌克兰政策是欧洲安全焦虑的主要原因,但欧洲并未反思其在刺激俄罗斯激进行动中的责任。这种缺乏自我调整的做法无助于缓和欧俄关系,反而加剧了欧洲的安全焦虑。此外,欧洲的地缘政治竞争意识主观上扩大了安全威胁的来源。例如,欧盟和一些成员国将中俄等国视为潜在的安全挑战者或对手,即使这些国家与欧洲不存在直接的安全对抗可能性。这种做法显然制造了不必要的安全焦虑。

欧洲整体的安全焦虑还来自某些特定国家的推波助澜,特别是法国和德国。波兰等靠近俄罗斯的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反应更为强烈,这可以理解。然而,西欧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却以俄乌冲突为借口大幅提升本国军事能力或增强在欧洲的军事领导力。这种做法被认为并非真正应对俄罗斯的威胁,而是为了突破二战后的安全束缚、提升在欧洲的领导地位,以及增加本国军工市场的利益。

基于当前情况,欧洲未来的安全政策可能会推动防务独立,以适应美国对欧洲防务保障承诺弱化的趋势。具体措施可能包括实施北约要求的各成员国防务开支占GDP 5%的方案、通过独立防务预算与预算外贷款等方式助力成员国防务能力增长、通过“志愿联盟”的方式强化欧洲防务能力等。然而,由于欧洲自身防务能力的固有缺陷,其对北约和美国的安全依赖仍将持续存在。

在安全焦虑的驱使下,欧洲将继续加强自身在战略决策和安全防务方面的自主能力,对俄罗斯的防范也将增加。同时,欧洲某些人可能还会将中国视为制度层面与地缘政治层面的竞争对手,并增加对华针对性的安全战略。鉴于欧洲对外军事投射能力有限及其主要聚焦自身周边安全的战略现实,中国无需对其可能带来的所谓“安全挑战”过度反应,而应坚决回击挑战我国核心权益的行动,寻求与欧方在传统或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适度合作的机会,并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持久稳定。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